读书吧

Reading room

浮云一生 韧性而活 ——感悟余华的《活着》

发布日期 : 2021-01-20 点击次数 : 1514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活着》成为最常被我翻阅的一本书。

作家余华,被誉为“中国的巴尔扎克与查尔斯·狄更斯”,《活着》仅是其代表作之一。薄薄一本,黑色封面包裹的文字里,奔涌而出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故事直白朴实,没有油彩的粉饰,作者余华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笔调将其缓缓叙述出来。平凡人的故事落笔于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大炼钢铁运动、三年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链条上,主人公福贵波澜动荡的一生在命运长河的回眸里被复盘。福贵的一生,伴随着无数个生死瞬间,每每读罢,总是禁不住思考:“活着”到底是生命意志的呐喊,还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六年前,我在高二级部任教,有学生在月考测试的作文里,引用了福贵的故事,并写下了罗曼·罗兰的这句话。阅卷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第一时间闪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海明威的那句:“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

彼时的我,爱在当当网买书送给学生读,读完一起讨论人物形象,分享个人感悟。现在想来,人生阅历不甚丰富的我们,三五成群地品读名家经典的样子,实在是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时隔多年,让人心生安慰的地方在于,偶尔有学生在面临求学的困顿、生活的不如意之时,竟然还会在朋友圈里用福贵的故事勉励自己。这或许才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就如一丝微弱的烛火,尽情地燃烧,始终在黑暗里为人们带来光亮。

2020年春季学期的这个特殊假期,教学之余,我不禁再一次阅读《活着》,对“生命”这个人生课题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福贵从一个富贵公子跌落到尘埃里,面对人生的落差、亲人的相继离世,仅剩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度日。可是在故事里,作者仍然极认真地给了这样的评价:“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是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道:“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面对人生重创,福贵一边接受并学着改变,一边在无尽的痛苦里搜寻着丝丝的甜。浮云一生,虽命途多舛,反复地面对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福贵却仍然执着地挺立在属于他的土地上。

落日余晖里,他的背已经佝偻,他的身边只剩下了“福贵”,他踽踽独行,慢慢远去。那个背影,孤独又不失力量,越拉越长,韧性十足地在大地之上写出了一个“人”字。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  纪清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