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一样风雨两样情 ——谈文学世界中的“雨”

发布日期 : 2022-04-25 点击次数 : 773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雨,在不同的心境下,我们会对雨产生不同的感受。现实生活这样,艺术世界亦然。

杜甫一生忧国优民,所以他的诗歌往往给人压抑的感觉。不过,他也有些欢快明丽的诗歌,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杜甫高兴的是农作物得到滋润,会有好收成。这里的雨,正如诗歌题目所说是喜雨。其实,这也正是他忧国忧民的表现。

春雨不但愉悦了杜甫,也愉悦了唐代另一位大诗人韩愈。某日,面对蒙蒙春雨,韩愈心旷神怡,认为此时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些雨都使人感到”,但不是所有的雨都能够使人喜悦。在某些场合下,雨不但不使人感到喜悦,反而使人悲伤,这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雨的缠绵增添了人的伤感,使人想到此时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在这样的诗句里,雨就像大厨手里的作料,把离情别恨调配得别有一番滋味。秦观在《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写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在这里,闺中少妇由雨丝之细联想到自己的忧愁之细,睹雨生愁。雨从天上下到心里时,眼睛湿了,心也湿了。闺中少妇见雨生愁,这愁是夫妻分离的凄苦。

其实,雨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事物,只是进入诗中就成为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抒情意象。著名诗人余光中有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描写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听雨的不同感受。看雨和听雨,其实也是一种心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境况下,感受也不同。以南渡为界,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她都多次写到这个意象,不同的是前期的雨以喜为主,后期的雨以悲为主。在早期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中,李清照写道:“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几句写的是室外风物,字来形容雨,既表明了雨不大,又能从更深层次反映出作者春闺中梦醒后的舒畅之情。这里的雨是喜雨,表现的是作者新婚生活的幸福美满。南渡以后,李清照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她的词中变得凄凉起来。在她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李清照是这样描写雨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这黄昏时分,听疏雨滴梧桐,忆昔日欢乐事,孤独寂寞的词人怎不悲从中来?家破人亡之悲,故土沦落之痛,都包含在这梧桐细雨中了。

其实,诗词表达的是感情,不管是雨还是其他的意象,都是作者为抒情设置的道具。看清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再对一样风雨两样情感到疑惑了。

                                    (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刘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