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控”的视觉盛宴 ——纪录片《微观三星堆》赏析
自从“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文物被发掘以来,青铜立人像、铜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神坛等古老而神秘的文物惊艳了世界。随之而来的,介绍和拍摄三星堆文物的影视节目也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其中,以新的制作技术为引领,带领观众近距离、沉浸式欣赏这些重量级新面孔的纪录片《微观三星堆》受到关注。纪录片从机械臂和24mm微观摄影构建的特殊视角,细腻呈现文物暗藏的精致细节,带领观众走近被尘土埋藏数千年的古蜀瑰宝,探寻蜀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性格本源。
纪录片《微观三星堆》可谓短小精悍又制作精良,一集只有约五分钟的体量,每一集不遗余力地从细节上呈现一两件文物的特别之处。每集开篇,纪录片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比如第三集讲述了大名鼎鼎的3号坑出土的黄金面具。纪录片把重点放在黄金面具的细节呈现上,镜头近距离对准黄金面具,让观众依次看到它的粗眉、阔眼、大耳、高鼻,从而进入古蜀国这个神秘的文明世界。
与其他纪录片不同的是,《微观三星堆》更侧重呈现文物的“未知”。3号坑出土了这件黄金面具,5号坑也出土了另一件黄金面具的残片。专家推测,面具应该是覆盖在青铜人像之上。佩戴黄金面具的青铜像,是否意味着在当时存在阶层的差别呢?随着近距离的观察,更多的未知一一浮现。两个面具的耳朵转角处有所不同,5号坑的黄金面具耳朵转角处为方形,3号坑的则为圆形,更接近现在的人耳。这一细节代表了哪些更为深层次的含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我们常常惊叹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精美绝伦,其实这背后更多的是很难破解的隐秘,进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宏大深远。玉器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纪录片中展示,神树纹玉琮是三星堆4号坑发现的国宝级文物,也是首次发现的新面孔。整件器物由整块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内圆外方,中间上下相通的圆孔有贯通天地的深刻含义。通过镜头仔细看这个玉琮的细微之处会发现,玉琮四面均有线刻纹饰,对应两侧的线刻神树纹样刻痕非常浅。
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中发现过不少玉琮,而将神树雕刻在玉琮上,三星堆是唯一的一个。这些复杂精致的玉器又代表着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古蜀王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在了解这些神秘文物的同时,纪录片也启发观众思考。三星堆的玉器承载了什么样的秘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揭晓。
考古,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来源。三星堆考古所彰显的古蜀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却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分支。随着考古成果越来越多,大家对古蜀文明形态会越来越了解。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疑惑亟待研究和解答。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