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视听

Cool audiovisual

聆听中国古典音乐的动听旋律——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赏析(二)

发布日期 : 2020-06-02 点击次数 : 3596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上期我们欣赏的中国十大古典音乐吗?相信你们早已被它们那独特的魅力所征服,这期我们继续欣赏下面的四首乐曲,感受那在时空的交织与变换中肆意流淌着的优雅旋律,尽情在余音绕梁的音乐世界中徜徉吧……

 

《汉宫秋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汉宫秋月》原本是崇明派琵琶曲,后期发展为古筝曲、二胡曲、琵琶曲、江南丝竹等多种演奏形式,此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这首曲子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的《汉宫秋》有一定联系。《汉宫秋》讲述了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在那个时代,宫中戒律森严,宫女的地位低之又低,没有一个宫女不渴望有朝一日被皇帝眷顾,在宫中深居多年的王昭君,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此曲韵律轻缓,节奏细腻多变,动情处时断时续,通过哀伤婉转的旋律,细致地刻画出宫女的满心惆怅。在秋风萧瑟的深夜里,宫女面对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暗自流泪,仿佛把心中的哀愁都寄托给了明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孤冷寂寞的哀伤,同时表达了她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也流露出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与怜惜。


《阳春白雪》:琳琅之音巧弹奏




琵琶曲《阳春白雪》是中国古代十大古曲之一,关于此曲,明代诗人王稚登这样写道:“暖玉琵琶寒玉肤,一般如雪映罗襦。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神奇秘谱》中也有记载:“《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战国时期屈原《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宋玉是楚国的一位文人,一天,楚王在别人那里听了宋玉的一些坏话,便叫他过来问询。宋玉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便让楚王对此事释怀了。他说之前有一位歌唱家在京城表演,刚开始他吟唱的是民间俗曲《下里》和《巴人》,人们非常热情,都跟着一起唱,之后他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一曲,听的人便渐渐少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阳春白雪》时,台下的观众已经寥寥无几。所以一个人的志趣越是高洁,理解他的人就越少。由于这个典故十分深入人心,所以后来人们往往把“阳春白雪”与高雅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阳春白雪》这首古曲最值得称赞的便是那巧妙的弹奏技法。曲中运用了弹挑、挑轮、扫轮等基本指法,创造出了生动、明快的旋律,表现出雅致的情趣与高洁的情操,与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交相呼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广陵散》:一首激昂悲壮的战曲




相传战国时期,聂政的父亲是一名铸剑师,因超过了工期没完成任务而惨遭韩王杀害,聂政便立志为父报仇。从此聂政拜师习武、苦练剑法,一次他以泥瓦匠的身份入宫刺杀韩王,可是这次刺杀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落得被追杀的下场,饥寒落魄的聂政被迫逃入深山。过了许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聂政得知韩王喜欢听人弹琴,假扮琴师入宫的想法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于是他苦练琴艺,为了不让士兵认出他来,他便生吞热炭,故意毁坏自己的嗓音,还往身上涂漆来改变自己的肤色。十年后,聂政再入韩国,他坐在城门楼下弹琴,那琴声可谓“观者成行,马牛止听”,周围的百姓都被他那悠扬的琴音所折服。不久后,韩王也得知此事,便请聂政入宫献艺,聂政提前准备了一把匕首,当韩王被他的琴声吸引得如痴如醉之时,聂政突然拔出匕首,刺入韩王的胸膛,韩王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


作为我国现存古琴曲中为数不多的具有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广陵散》将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地表现了聂政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这首乐曲旋律激昂、慷慨、悲壮,给演奏者留下了充分的表现空间。


《平沙落雁》:借大雁远志抒逸士心胸




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这首古曲的灵感来源于那青山秀水之中蕴含的灵逸气质。相传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精通古琴,喜爱山水。一天,朱权身着便装,独自一人悄悄南下,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江水渐渐地消退,小岛的最前端露出一方干净美丽的平整沙滩,这时一群整齐的大雁悠闲地从空中飞过,它们有时排成人字形,有时排成一字形,飞累了就在沙滩上停留一会儿再继续往前飞。朱权被此情此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将那“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的壮观与自己“少年奇才,鸿鹄之志,心如止水,归隐天下”的人生经历反复碰撞融合,便心潮澎湃地抚琴弹奏,一曲清新婉转,流畅隽永的《平沙落雁》就这样一气呵成了。


这首曲子通过模拟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天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是一曲借大雁远志,抒逸士心胸的杰作。

 

(于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