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弦上音 一弦清一心——中国古代乐器品鉴之古琴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唐代以后,《高山》《流水》便成为潺潺琴音的代表曲目。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作为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就已有所记载,《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以及《小雅·甫田》中的“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皆展现了“琴”作为一种伴奏乐器的广泛运用,其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古琴的制式历来多样,种类包括“一弦琴”“七弦琴”以及“十三弦琴”等。作为泛音演奏乐器,一弦琴大多被使用在民族乐队中,通过琴师变换的手法可以使一条琴弦发出基音和泛音两种音色,它的音调优美,高音、中音、低音并兼。无论是悠长抒情、低语怨诉的款款缱绻,还是气势高亢、场景雄伟的山河大川,都能在“独弦”的揉捻拨弄中达到理想的音境。早在唐代,我国已有一弦琴的相关记载了,《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诗人们也在一弦琴的钦钦声中吟诵着属于唐朝的兴衰荣辱。
七弦琴的使用相比于一弦琴更加普遍,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此后,七弦琴在拨弦乐器中独占鳌头,渐渐被赋予了修身养性的功能。及至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等士族文人群体中琴风盛行,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合称为“嵇氏四弄”。此外,他还著有音乐理论作品《声无哀乐论》,并提出了音乐鉴赏中“声”与“情”的关系。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发展,七弦琴在厚重的古曲旧制中谱出新声。
除一弦琴与七弦琴之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还曾出土过十弦、五弦、二十七弦琴等,而江西贵溪县曾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使用过的十三弦木琴,此琴形制特别细长,古琴弦数随弹奏人的需求而不断转变、改进自身的形制,以便于更好地演奏乐音,最终产生了多样繁杂的古琴种类。
无论是一弦琴、七弦琴还是十三弦琴,它们都是古琴艺术中的闪耀星辰。古琴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绵延千年而不绝,且于2003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天,古琴仍然以其悠然之声流淌于广阔的音乐空间,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受到听众的认同。
听,琴弦拨弄三两声,阵阵余音。
(许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