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视听

Cool audiovisual

残酷青春的温情失乐园——评电影《少年的你》

发布日期 : 2020-07-01 点击次数 : 1070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2019128日,由导演曾国祥执导的电影《少年的你》正式结束公映,斩获近16亿票房。少女陈念的故事虽改编自小说,但其中凝练了部分校园欺凌的现实原型,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让电影独具现实批判性和社会意义。




影片的叙事内容并不复杂,紧张备战高考的陈念为躲避魏莱等人的校园暴力,转而寻求“小混混”刘北山(小北)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中,两人完成了互动性的双向救赎。


“少年的你”以泛指意义的代称将观众纳入到影片体系中,“少年”与“青春”在回忆中画上等号,“你”则可能成为电影中所呈现的人物群像中的任意个体。影片演绎出了观众共同的青春记忆,以“高考”“集体”“压力”“暴力”等词语共同编织出学校、社会、家庭之间复杂的矛盾纠葛,考试制度、法律制度与道德准则三者之间界限的模糊使电影在冷静叙述现实的同时开辟了理想化的生存空间——陈念与小北的意向性共生结构,这也为阴冷的校园暴力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在故事的最初阶段,小北是陈念阴影中的执火人,“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我们”是对小北与陈念生存境遇的同类概括。小北自幼被父母抛弃,陈念虽有母亲却因其售卖假货而不断缺席陈念的日常生活,二者共同表现为家庭关爱的缺失,这让陈念第一次产生了解小北的冲动,由隔膜陌生到主动接触,陈念成为第一个问小北“疼不疼”的人,此时二人之间的情感格局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契合结构,在彼此的慰藉中汲取来之不易的温暖。


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破旧的木板房(小北的家)却在陈念与小北的情感共鸣里具有了“桃花源”般的空间意象,这里是陈念受到欺凌后寻求安慰和庇护的首选场所,也是小北得到陈念暂时性关怀的温暖情境,二者对外界环境的逃避无形之中增加了此处美好的象征性意味。最初陈念寻求小北保护的理由是“我必须去北京”,小北答应保护陈念的条件是“欠我一次”,双方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在情感的浸润下显得温馨而又充满青涩的单纯,这是属于陈念与小北的独特回忆。


至此,陈念成为小北复刻式的镜像投射,这一变化在小北陪同陈念剃头的情节中产生了震荡,并由此引出了故事后期的脱罪情节。“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这是小北所能给陈念的最好结局。此时的“你”与“我”已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对位式的性格两面。小北俨然将陈念视为另一个自己或高于自己的精神支撑,如同其一开始对陈念的承诺“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影片的戏剧冲突在审讯二人时极具张力,表现为情感的故意切断与不期而然的决绝。陈念与小北为了共同的信念选择隐瞒事情的真相,少年的执拗、守护的决心与法律进行了沉默但坚定的抗衡,二人对相识关系的零度处置反而更能让人体会到炙热的情感波动。


此时此刻,他们变成了守护彼此的英雄。小北选择隐瞒是因为想要实现陈念去北京的愿望,陈念选择隐瞒是因为她知道小北的愿望就是帮她实现愿望,相互依存的两个少年形成了思想上的双生模型,积淀了动人的情感照应。然而,法律使影片的走向重归现实,陈念与小北分别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故事的最后,陈念成为守护者,作为教师的她陪伴一个女孩儿回家,影片镜头纳入了明媚的阳光与晴朗的天空,暖色调的环境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陈念长大成人了,时间改变了大多数,唯一不变的是“守护”陈念的小北。“我们一定可以肩并着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这是影片中少时陈念的言语,也是小北回归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监控画面中,不再是自卑怯懦、只顾低头守护陈念的灰色身影,而是开朗大方、给生活以微笑的新生青年。


《少年的你》以细腻的叙事风格揭露了校园暴力的一角,在青春的伤痛中却仍然保留乐园般的懵懂情感。残酷的是难以避免的伤痛,“守护”的温情却总能寻找浪漫与现实的平衡点,陈念是小北梦想中的现实,小北是陈念现实中的浪漫。

(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