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视听

Cool audiovisual

如流星一般短暂 像流星一般永恒 ——走近冼星海的音乐人生

发布日期 : 2021-07-22 点击次数 : 1258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红色的记忆,永远的丰碑。生于海浪,死于冰山。他的一生,以音乐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他就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冼星海。一首首催人奋进的革 命歌曲,一个个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他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4部交响组曲、2部歌剧、2部交响乐、1部管弦乐狂想曲、1部交响诗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在他去世76年后,我们仍能在他坎坷而壮丽的传奇音乐人生中,在他广袤丰富的精神遗产中,重温峥嵘岁月,感受那奋勇前行的澎湃力量。


冼星海指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生练唱《黄河大合唱》(1939年)


去往巴黎的求学之旅

1929年,冼星海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在经济拮据的状况下义无反顾地去往巴黎。在巴黎的那段日子里,他在餐馆打过工,在理发店扫过地,甚至去街头卖过艺,饥寒交迫,饱受苦难。巴黎寒冷的冬夜,他住在环境恶劣的顶层阁楼,天窗被猛烈的寒风冲破,煤油灯猝然熄灭。苦楚涌上冼星海的心头,他想到了这些年自己与祖国所经历的悲苦,借着此情此景完成了《风》的创作。冼星海在他的回忆录里说:“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住,在街上瘫软下来了。我那时想大概快要死了。”这首《风》,正是冼星海饱经风霜之后,谱写的心路之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首《风》换来了音乐大师保罗·杜卡斯的肯定,随后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班,并成为这所音乐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正式开启了在巴黎的学习之路。漫步在美丽的塞纳河边,冼星海开始建造自己的音乐殿堂。

历史上无数伟大作品的诞生,总是创作者踏着卑微与苦难向上攀登的结果。在历经了万般磨难后,冼星海并没有沉迷于巴黎的浪漫多情,而是倔强而坚定地发出了时代之声:“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1935年,冼星海完成学业,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毅然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此时的冼星海在西洋音乐的熏陶浸润下,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音乐民族性的重要性。身为广东人的他,不再仅仅局限于广东民间音乐的视野,而是完全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站在世界音乐的高度,以全部的热情关注着中国的民族音乐与民间歌谣,努力创新形式和内容来表现中国音乐的民族特征。在冼星海的音乐里,民族音乐的因素与中西合壁的内容非常多,他用大量的艺术实践为当时的民族音乐做出了“洋为中用”的范例。


冼星海


唱响抗日救亡的歌声

光未然在《黄河吟》中写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而对于冼星海,咆哮的不仅是黄河水,还有心中多年积累的对祖国深沉的爱,对敌人的恨,对苦难人生的思考。诗句把他带回到“八一三”淞沪抗战时遭受日寇侵略下的上海,带回到挤满难民的逃难路上,也带回到殖民统治下的澳门。
    面对着战士与人民群众那一张张迷惘的脸,冼星海深知,此时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意义就在于鼓舞战士们的斗志,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他亲自站上条凳指挥乐队。从《保卫卢沟桥》中的“敌人从哪里来,把他打回哪里去。中华民族是一个铁的集体,我们不能失去一寸土地”,到《救国军歌》中的“装好子弹,瞄准敌人,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洗星海带头呼喊口号:“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消灭倭寇,保卫国土!”“保卫大武汉,保卫全中国!"悲壮而激昂的歌声久久回荡,战士们的手握紧尖刀步枪,发出一声又一声“保家卫国”的呼喊。而冼星海目光深沉,犹如含着国人的血泪。每当乐曲到达高潮,他就会昂首挺胸,双臂激烈地挥动。舞台上,冼星海站在条凳上,振臂高呼: “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台下,数千士兵举拳高声回应:“保家卫国!保家卫国!”那一刻,他深知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更是抗战时期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武汉救亡歌咏运动领袖,冼星海踏遍武汉三镇,唱歌、写歌、教歌,用自己的热血浇灌中华的土地。他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演奏、歌咏,激发出一批又一批抗战的澎湃力量。
    他是暗夜里的杜鹃,啼血而歌。他呼喊抗战的战士,呼喊举国人民。“醒来!醒来!中华民族的黎明终要到来!”他要用歌声唤醒被压迫的同胞,安慰受伤的战士和所有处在苦难中的人们。1939年3月31日,他终于停笔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正式公演就引起了轰动。它像划过夜空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暗的天空,告诉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中国不会灭亡。它就像一桶汽油泼进了全民族抗战的烈火,这火在中华大地上奔涌,直到有一天把凶恶的敌人烧为灰烬!
    冼星海不仅仅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更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他对音乐的痴恋,他超人的艺术敏感和超前的音乐理念使得他的艺术人生也化作别具一格的人生乐章。这精彩的乐章是中西音乐文化合璧的结晶,可以说,没有中国民间音乐的沉淀就没有冼星海,没有西洋音乐的熏陶同样也不会有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原件


无奈归路从此迷

1940年5月,冼星海接受组织安排被秘密派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和配乐,意在让全世界知道延安,知道中国共产党。音乐没有国界,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在“国破山河在”的悲愤中,冼星海奋笔创作出交响乐作品《阿曼盖尔达》。然而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他带着尚未录制完毕的胶片辗转各地,试图回国,却被迫羁留于阿拉木图。在这个与祖国相隔不远的中哈边境小城,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五年。在“归路从此迷”的无奈中,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被转送到莫斯科接受治疗。1945年 ,40岁的冼星海在莫斯科一家医院与世长辞。回顾冼星海坎坷的一生,可谓以异国始,以异国终。

冼星海的音乐是民族的,也是大众的。从大量的作品可以看出,他通常选择简单、符合大众审美的曲调和主题,创作出老百姓也可以听懂的民族特色新音乐。他方面通过自己的实践创作亲身探索民族新音乐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为探讨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展开了全面的理论研究,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堪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的典范。

冼星海为中国的民族新音乐运动开辟了发展方向,他将群众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冼星海40年的短暂生命中,他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之上,为全民族抗战奉献了不朽的音乐杰作,用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冼星海这个名字并不是艺名,有关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冼星海的母亲怀孕时梦到她抱着一个孩子坐在船头,仰望夜空,恰巧一颗流星飞落在海里。母子俩把船划到流星落下的位置,那颗星星居然就漂在海面上,像是在等他们将其捞起。她醒后将梦中所见告诉丈夫,两人商量后,将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为“星海”,但当他出生时,父亲已经沉海逝世。回顾冼星海的一生,当真犹如流星一般。幼年的贫寒造就了他不屈的个性,青年的坎坷磨砺了他坚忍的意志。或许他从未立志活得如何伟大,如何感动别人,他只是做到了遵从内心,把最热爱的音符化作了吹响革命的号角。在音乐的世界里,管他颠沛与流离,生命短暂却是永恒。

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