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视听

Cool audiovisual

感动!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全民防疫 ——观电影《中国医生》有感

发布日期 : 2022-04-19 点击次数 : 760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两年过去了,打疫苗、戴口罩、公共场合出示健康码,我们已经习惯了后疫情时代的生活;两年过去了,武汉早已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早已恢复了平静。

两年的时间,其实很短,我们对当时发生在武汉的一幕幕,仍然记忆清晰。

我们还记得疫情刚刚暴发时的恐慌,还记得封城后武汉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还记得各省市医疗队奔赴武汉的饱和式救援,还记得几百台挖掘机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场景,还记得方舱医院里跳舞的护士,还得武汉小区里有人用小号吹响了《思念曲》……

面对极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数以万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中国医生完成了。

面对通过电影来记录这一切并呈现国民集体记忆的任务,《中国医生》完成了。

刘伟强导演在《中国机长》之后再次展现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类型化表达的娴熟技巧,《中国医生》通过努力做减法,就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宏大事件进行了精准提炼,目将光聚焦在事件的最中心之一、集中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塑造人物来讲述故事,通过类型化叙事来呈现国民集体记忆。

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就如同一场战争,医生就是战士。

影片塑造了四个主要角色,每一个都性格鲜明。斗志昂扬永不妥协的张竞予院长、坚定勇敢沉着冷静的文婷主任、个性张扬的陶峻医生、悲天悯人的吴晨光医生。电影里有一幕,讲的是一个小姑娘从吴晨光医生手里接过妈妈的遗物,问妈妈有没有留下什么话,医生说没有,请节哀。小姑娘说,谢谢医生。这只是很短的一场戏,却贡献了本片最大的泪点。全程戴口罩,全靠“眼技”和动作的演员们,演得真好。失去亲人的巨大伤痛,完全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表达出来了。

武汉疫情期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关于年轻抗疫医护人员的话——只不过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这个饱含燃点和泪点的元素,电影精准的抓住了,并且以此塑造了杨小羊医生这样一个成长型角色。他不断练习掌握插管技术的过程,划过了一道完美的电影人物弧光。

本片也是一部优秀的医疗行业片,一条非常清晰的故事主线就是对新冠病毒的逐渐认识和更有效治疗手段的探索。尤其是几场抢救戏,不断插入拔出的呼吸管,飞溅的鲜血,跳动的仪表数字,配合娴熟的医护人员,场面紧张刺激,扣人心弦,ICU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

《中国医生》最终收获了13.28亿票房,在商业上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各种娴熟的类型化技巧,保证了电影非常好看。对宏大事件的精准提炼,做到了对国民集体记忆的有效表达。电影也回答了一个终极问题,我们是如何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战的?靠的是中国特色的救援,靠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全民防疫。

两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多细节上被彻底改变了。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努力维护。打疫苗、戴口罩,配合防疫,每个人都要遵守。

                                                          (冯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