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意义内卷说“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开鞋铺的鞋匠,他按照小镇上的规定每天营业6个小时,收入不高。为了改变现状,他开始晚上熬夜做鞋子,早上早早营业,收入有了很大改善,其他鞋匠也纷纷效仿。这种现象放在以前,大家可能会夸这个鞋匠很努力、很勤劳,但放在现在,人们给这种现象命名为内卷。
内卷的含义,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并且,内卷本质上是一个贬义词,但它又与别的贬义词有不同之处。
内卷也可以理解为内部斗争,即成员为了成绩暗自努力而不表露出来——这也是我对内卷的看法。内卷虽然是暗地里的斗争,但是里面包含了个人的努力与决心,信心与希望,也有一定的褒义成分,但是现在,偏偏有的同学不取其精华,反倒学习其中的糟粕。
就拿我身边几个例子讲:之前有一个同学,因为记错了作业内容,不小心把地理试卷往后多做了两页,老师检查作业时以为他为了学习知识而主动多做,对他提出了表扬。其他同学认为他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偷偷做试卷,于是也私下里不顾质量地往后写试卷,这样赶出来的试卷错误连篇,书写潦草,他们更不去仔细思考里面的知识点。
我认为这样的内卷仅仅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正确的做法是比拼知识的吸收,而不是比谁写作业的页数多,写作业的速度快。比如,课间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景象:许多同学没有去和朋友聊天、玩闹,而是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写当晚的作业。我刚开始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受触动,佩服同学们热爱学习的精神。但经过仔细询问,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这么干的原因是:“我早早把作业写完,晚上就不用写了,这样岂不是有更多的时间去看电视、玩手机?”听到这个答案的我十分震惊,再一细看,他们根本就不是在认认真真写作业,而是图快直接抄答案!我对他们这种“精神”的敬佩也随之消失——这样的内卷,到底在卷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就算要内卷,我们也要有意义地、为了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而内卷。
自从大家学会了内卷,课间同学们的笑声便少了许多,更多的同学愿意在课间多写写作业,课间放松的人理所当然地少了。如果没有这些内卷,我们将会从教室里听到欢声笑语,以舒畅的心情迎接下一堂课的到来。
所以,我认为与其进行没意义的内卷,还不如高效率地学习,做到劳逸结合。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让自己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又可以让成绩得到有效提升。这将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