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读书是一种“慢”的浸润

发布日期 : 2025-02-25 点击次数 : 81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对于喜爱阅读之人,读书的美好在于其,于慢慢品味中享受幸福。毕淑敏有个精彩的比喻:“书如微波,从内到外震荡我们的心,徐徐加热,使精神分子结构改变、成熟,书的效力便凸显出来。

在一次主题阅读课上,我讲到日本作家黑田孝高的《水五则》:自身能活动且推动别人的是水,常探寻自身方向的是水,遇障碍物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身清洁洗净他人污浊且有容清纳浊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无论如何变化仍不失本性的也是水。我还做了如下赏析:我喜爱水的婉约柔情,清风能吹皱春水,造就桂林山水与西湖美景。我欣赏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宏,也欣赏滴水穿石的执着。我赞美水的情操,它用博爱滋润生命,坚守洁身自好。

正当我投入诠释时,一名平时寡言的男生突然站起,羞涩但坚定地说:“老师,让我们做水吧!”同学们先是愕然,接着课堂上响起一片掌声。这些教学意外插曲常令我感动,同学们亳无矫饰地展露思想,尽显真实本色情感。作为教师,我热忱地呵护这些稚嫩可贵的花儿”,享受作为师者的自豪幸福——期待花儿含苞待放,欣喜于其美丽绽放与硕果累累。

作家博尔赫斯说:“望远镜是视力延伸,电话是语言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延伸,而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我常和学生一起在文字中穿梭,引导他们矫正、萃取所思所想。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给予我们温暖与勇气,书中的美德与精神品质成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鼠疫》让我们从抗争故事中领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品味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名言警句,让我们感受到人生渺小短暂,懂得珍惜生命。

读书过程是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读书不应只追求数量与速度,更应读透。读透才有助于消化吸收与有所发现。和孩子们一起欣赏《飘》,为郝思佳与白瑞德的真情动容;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为黑人的悲惨遭遇而愤懑;读《红与黑》,为于连的堕落而惋惜。读一部书,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发现其中的哲理,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因而感到充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读过的书、吟诵过的诗、背诵过的词,都会逐渐地渗透到我们的气质里,藏进我们的灵魂中,变成眼底的清风明月和心中的星辰大海。

我愿一辈子与孩子们这样在书的世界中行走,在慢阅读中浸润成长,让书香弥漫到我们的生命旅程中。

(五莲县教体局 于晓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