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人生中的阴晴圆缺———读《经典常谈》有感

发布日期 : 2025-08-26 点击次数 : 869 来源 : □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 卜凡芪
      949年前,词人苏东坡在丙辰年的中秋之夜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纵使大醉也无法排解仕途不顺的愁苦;而今,当我们捧起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时,也能与古人共鸣,体味人生中的阴晴圆缺。
      读司马迁,赞其与命运的抗争。司马迁循父亲的遗志,发愤而修《史记》,这在《〈史记〉〈汉书〉第九》这一章中有着详细的介绍。司马迁青年时奋发读书、游历山川,官至太史令。然而,他却因帮降将李陵说好话而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并没有灰心,相反他重新振作、发愤修书,终成一代名著《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面对沉重的命运,这样的抗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屈原,品其深沉的爱国情怀。《辞赋第十一》一章中,屈原效忠楚国,楚王却因听信小人谗言而屡次将他流放。最终,屈原因“不忍亲见亡国的惨象,又想以一死来感悟顷襄王”,自沉于汨罗江中。屈原不仅是一位忠臣、一位节士,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开创“楚辞”,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人生有阴晴圆缺,他却将深沉的爱国情怀融进诗里,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伟大。
      读杜甫,叹千百年的传承。在《诗第十二》里提到,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杜甫的影响从唐朝直贯两宋:“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是白居易面对社会问题发出的愤怒呐喊;“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表现出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忧民之心……传承千年的现实主义诗风,体现出慷慨悲壮的人生态度,至今仍感人至深。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阴晴圆缺?不同的文人有着不同的观点。阅读《经典常谈》,读懂人生的阴晴圆缺,在古典文学的海洋中扬帆起航,终将收获更好的自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