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苑

Campus art show

墨痕里的七年光阴———我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日期 : 2025-10-28 点击次数 : 1527 作者 : 张行敏 学校(单位) : 济南外国语学校 来源 :
      宣纸铺开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我握着狼毫笔在砚台里润墨,浓淡相宜的墨色在晨光中泛起青黛色的涟漪。恍惚间,我回到了七年前那个乍暖还寒的春日。
      九岁那年,我第一次推开书法老师家的门。老师姓亓,性情温和,语言幽默,对书法教学的态度却一丝不苟。“基本功永远是写好字的基础,执笔要紧,悬起手腕。”老师边说边将手覆在我手背上,纠正动作。人生第一节书法课后,我的腿像灌了铅,手指也被笔杆硌出了深红的印子。亓老师笑着对我说:“坚持学一段就好了。”
      初学书法时,父亲总在旁盯着我临帖到深夜,一笔歪斜便让我重写。那时,我只觉得父亲严苛。如今再看,那些泡在墨香里的时光,已悄悄打磨了我的心性。写作业时,我不再浮躁,解难题时也能沉下心抽丝剥茧,背书时也越来越专注如一。这份从练字中得来的沉稳与严谨,像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即便到了中学,面对课业的增多,我也能稳住节奏,在繁忙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步调。或许这就是书法教会我的:于方寸间见真章,在沉潜中见成长。
      我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是2019年盛夏。我攥着参赛证站在礼堂里,手心全是汗,眼前的宣纸白得晃眼。评委宣布比赛开始的刹那,我忽然想起亓老师说的“胸中有丘壑,笔下有乾坤”。落笔时,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获奖证书,而是无数个深夜里台灯下自己刻苦练字的身影———砚台里永不干涸的墨汁,毛边纸上重叠的字痕,还有亓老师用红笔圈出的“力透纸背”四个字。那次,我得了“墨彩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特等奖。奖状上的印章像初开的朱砂梅,那时我学书刚好满一年。
      后来,我参加的书法比赛渐渐多了,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最难忘的是2025年的“云龙子杯”艺术东京国际青少年书画篆刻大赛,我获得书法类金奖并应邀前往东京参加颁奖礼。展厅里,十几个国家的书法爱好者会聚于此,银发如雪的耄耋老人正专注地悬腕挥毫,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出苍劲线条;身着汉服的幼童踮脚伏案,稚嫩笔触里藏着对墨香的好奇。不同肤色的人围在长案前探讨笔法,尽管大家语言不通,却因宣纸与墨香而有了默契。看着银发老者与金发少年同框研墨的画面,我忽然懂得什么叫艺术无国界———一横一竖是东方哲学的留白,一撇一捺是世界共通的热爱,墨色深浅间,是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如今,书法已刻进我的心里。每天晚自习放学,我都会走进书房,提笔在宣纸上游走。看到墨汁在宣纸上渗透的痕迹,我似乎看见九岁的自己,手里攥着大大的毛笔,正穿越往日的时光走来。

春晓   行书大林寺桃花   魏碑绝句二首·其二   行书送韦城李少府   魏碑出塞二首·其一  草书出塞二首·其一  草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