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千年后的相惜——读《文化苦旅》有感

发布日期 : 2020-04-13 点击次数 : 805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在读过《文化苦旅》之后,我感受到了两个相隔千年之人的共通之处。


余秋雨先生,当代学者,三岁被老师从桌底下捉去读书,七岁便开始替乡里人记账写信。幼年执笔的他,用手中的笔记下了时光,也领悟了文字所承担的责任。


几十年来,余秋雨先生手中的笔从未放下。即使舆论若洪水猛兽般在他耳边呼啸,在他心口噬咬,他也只是抬起头,弹弹衣袖上被世俗撒落的灰尘,俯身拾起那支锈迹斑斑的笔,迈开步子继续向前走。在苦旅中,他走出压迫,走出羁绊,走出阴暗;在苦旅中,他寻古迹,觅文明,到达大漠敦煌,流连江南风光。他背后那一串蜿蜒绵长的脚印,就是一部惊世的文化名作。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余秋雨先生的经历,让我想起一位古人——苏东坡。


苏东坡,著名文学家,在乌台诗案中饱受摧残。他悲愤欲绝,甚至一度想要投江。所幸悲剧并未发生,否则宋词的巍峨高山将轰然崩塌,悠远的中国文化将缺失一抹绚丽的色彩。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群小人,一群歪曲事实、将清秀隽永的诗篇诬蔑为逆反的小人。文化固然伟大,但又如此脆弱不堪,因为将文明的代表者推下如此之差境地的人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想来真是荒谬至极。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将绳索抖一抖,大师与历史就都成为罪恶的化身。


真正高深的学者,是孤独落寞的。因为极少有人可以懂得他们洞察世俗又不被沾染的赤子之心,也难以悟得他们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超然心境,于是他们少言多行,用笔来诉说内心。


正因如此,余秋雨先生欣赏苏东坡,即使他们相距千年。坐在千年之后的案前,余秋雨先生一笔一笔记下置苏东坡于绝境的人,不时扼腕叹息,不时义愤填膺。现实混浊,清者自清。他又何尝不是如此。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将四周的笔墨比得黯然失色,把同代的某些文人比得有些狼狈。于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哪里还管什么是非曲直。


“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


从东坡的诗词中,余秋雨先生读出了他与俗世对抗的顽强性情。这或许是一种秉性,一种只有同道中人才能感同身受的默契与理解。


他们的不辩解,是因为看透。年少时因不屈于现实甚至希望弃笔从戎,成熟过后终究悟得,最令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回首相望,我仿佛看到跨越千年的两位大家正于山穷水尽之时吟诵诗赋,陶陶然若山中仙人。他们笑了,将笔置于手掌细细摩挲,然后踏上了征程,墨痕洋洋洒洒。


(桓台县第一中学 于昕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