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呼兰河传》 一串凄婉的歌谣

发布日期 : 2020-11-10 点击次数 : 6414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魂归香港浅水湾边。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萧红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包括受到鲁迅指导和鼓励的成名作《生死场》与晚年的杰作《呼兰河传》。

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一位传奇人物。她一直处在极端的苦难与坎坷之中:除了身逢国难,颠沛流离之外,她的感情经历也是看似浪漫,实则艰难。萧红有过抗争、有过流浪、有过被骗、有过逃亡、有过无奈、有过奋斗,她的一生,是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在疲于奔命的漂泊之中,萧红仍倾心创作,为故乡和后人留下了一帧又一帧生动的历史画卷。

也正是因为一生漂泊,萧红才能深入关注底层民众,笔端饱蘸感情,充满悲悯情怀,她的作品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更有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临终前,萧红在纸上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呼 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这也是她的绝笔之作。

这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共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支人物。作者萧红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的人的生与死、悲与欢作传。

萧红的童年是孤独的,最温馨的记忆就是祖父与后花园,这是她精神生命中温暖的情愫与皈依。她记忆里的呼兰河畔的人们始终在一成不变地生活着,年复一年地做着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似乎并不明白。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有二伯的古怪性情,冯歪嘴子的顽强生命力,都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呼兰河传》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结构上,与其他小说完全不同,《呼兰河传》不具备贯穿全书的线索,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这部作品的前四章,作者萧红站在一个画家的角度,对呼兰河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生动描绘,这里有自然风光的美丽,有小城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萧红创造出了不同于小说的散文诗的意境,勾勒出一种淳朴清新与别样的美好,让人对呼兰河充满无限的向往与憧憬。小说的后三章又可作为三个各自独立的短篇,但作者萧红又因为一个统一的主题将它们连为一体,仿佛叙述一些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为它奠定美丽抑或忧郁的基调。

在情感色调上,整篇小说朴素清新,又不时地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沉郁感伤,当时社会现状的闭塞、荒凉愚昧,家乡人物的不幸与悲惨结局为这种感伤蒙上了一层冷色调,他们的生存方式堪忧,他们的遭遇让人同情,他们的命运令人悲悯,使得小说在朴实清新的同时又富有沉郁感伤,在感伤之中不时地透露出温暖的色调,这冷与暖的结合,提升了作品的意境。

另外,这部小说的语言独特,略显稚拙,却又饶有趣味;稍显啰唆,却又句式单纯明晰,简洁干净,像一个孩童在絮絮自语。对于人和事的看法,作者则是从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的心理视角来做出情感评价,所以常常故意举重若轻。“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她在香港怀着无比寂寞的心情遥看横亘在时间长河里的东北童年,儿童视野里的一切都带有梦幻般的色彩,与她荒凉寂寥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这种心理视角所做出的情感评价,与作品的客观倾向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悖离,于是出现了艺术的反讽。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