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飞扬

My heart is flying

有那么一棵树

发布日期 : 2020-01-10 点击次数 : 1177 作者 : 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 马云琦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在我的记忆中,总会出现那棵树的影子……

 

发现

 

那是七岁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同学带去学校铺满一张纸的蚕卵。那是我第一次见蚕卵,就像小米粒一样,我便要来了几粒,带回家养着。

 

因为蚕要吃桑叶,所以我便去楼下的绿化带里找桑树。我在小区里东瞅瞅,西望望,终于在楼前靠西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棵桑树。那树干足有碗口那么粗,桑叶茂盛。从那时起,我便每天给小蚕摘桑叶,喂桑叶。日复一日,几个月过去了,那树上的桑叶把蚕儿喂大了,每一只蚕都肥肥胖胖的。夏天,也快要到了。

 

成长

 

等到有一天我再去摘桑叶时,发现那棵桑树竟然长出了桑葚,只不过小得很,并且偏白绿色。那以后,我每天便有了新事儿可做——观察桑葚。再后来,有的蚕开始吐丝了,桑叶也不吃了,每天只顾吐丝。有几只是金色的蚕茧,金得醉人;有几只是银色的蚕茧,银得耀眼。桑葚也日渐变红、变紫。那天我忍不住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噗——”舌尖上爆出一股甘甜的汁水。这桑树,我已经观察了好几个月了,它不高的枝干,翠绿的叶子,红里透紫的果实,无一不让我着迷。

 

消失

 

那天下午,我又兴致勃勃地去看桑树,却找不到它了,地上只剩一截儿半米多的树干,桑树被横向切断了。它的枝条、绿叶和果实都不存在了,地上留有几颗干瘪的桑葚,还有一串脚印。这树,居然被砍了!谁砍的?为什么砍?砍了去做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把我搞糊涂了。

 

我跑回家问父亲,楼前的桑树怎么被砍了。父亲告诉我,是前面楼房的业主嫌弃种桑树不吉祥,便让物业人员砍了去。唉……我伤心极了,却不知道如何反驳对方。第二天,有人把那树根也挖走了。

 

其实,“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只是古时候的一种迷信的说法,今天有人因此竟要砍掉一棵十几年的大树。从那时起,我对封建迷信深恶痛绝。

 

从那以后,帮我养蚕、献我桑葚的那棵树,只能永远生长在我的心田里了……

 

【点评】

作者以一棵桑树的发现、成长、消失为明线,以自己对桑树的情感变化为暗线,抒发了对桑树的喜爱和桑树被砍后的气愤、惋惜之情。文章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金黄、银白的蚕茧与紫红的桑葚、翠绿的桑叶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树被砍后,作者的悲痛溢于言表。

(指导教师   赵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