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有女初长成 小荷才露尖尖角——记首届“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专业大赛总决赛金奖获得者谢佳澄
2019年8月,首届“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专业大赛总决赛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圆满落幕。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来自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的谢佳澄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本届赛事的最高奖项——金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谢佳澄,聆听她与绘画之间的故事吧!
初生牛犊
“我到杭州那天是个下雨天,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在一座陌生城市的街头,我觉得自己还挺酷。”留着齐耳短发的谢佳澄总是笑眯眯的。这次独自赴杭州参赛,本是她自己大胆的临时起意,没想到父母也想借机锻炼一下她,一拍即合之下就有了这次“一个人的旅行”。
因为此次“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专业大赛总决赛恰好是在暑假期间举办,所以谢佳澄提前十几天就到了杭州,以适应参赛地的环境、气候,调适心理状态。谢佳澄说:“幸亏早去了,那里潮湿闷热,下雨时风又大又凉,我刚到没几天就感冒了。”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的她,习惯了北方的响晴。回想起赛前的安排,她颇感幸运。谢佳澄常把“幸运”挂在嘴边,在她家中书房的墙上,悬挂着一组艺术字拼贴——“越努力越幸运”,这也是她的座右铭。
比赛前的每一天,谢佳澄都是在密集的练习和背稿中度过的。平时学习紧张,她没时间画出完整的作品,只能通过临摹来提高绘画技法,所以赛前她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
此次大赛总决赛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选手同场竞技,小小年纪的谢佳澄一点儿都不打怵。本次大赛总决赛以“献礼70周年”为命题,谢佳澄借助手中的画笔和心中酝酿已久的线条、笔墨,在六尺熟宣上诠释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初闯画坛的小佳澄,一出手就拿了个金奖,引起的震动还是蛮大的,但这一切都不如谢佳澄受到的触动大:“画得好的人太多了!”她虽学画多年,但谨遵师命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这次的经历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她的内心,她真切地体会到了何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在对比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是一只喜欢画画儿的‘井底之蛙’,还需要加倍地努力。”谢佳澄坚定地说道。
谢家有女
谢佳澄六岁时拜国画名家韩冬生为师,小学四年级时正式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韩冬生老师倾心相授,她聪敏好学又勤奋,绘画水平一直稳定地提高着。邻居和朋友们都知道谢家的女儿“会画画儿”。
“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佳澄学画这条路走得很顺,认为她本身有天赋,实际上孩子吃了不少苦。”谢佳澄的爸爸向笔者介绍道,六年来,陪着孩子学习中国画的点点滴滴都是刻在心尖上的。
学习中国画必须要写生,写生的过程让人备受煎熬。首先要提前选好景,选景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有山有水有树,不能有人文痕迹,而这样的景观往往在深山老林中。“佳澄从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进行野外写生,曾连续两年的暑假去到吉林省长白山红石镇。那时,我们每天早上4点钟就得起床,带着简单的午餐,开车往林区赶,画一天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晚上6点钟再赶回住处。”谢佳澄的爸爸说,回忆起那两年的写生情景,仿佛近在眼前。长时间的大量的野外写生,磨炼了小佳澄的意志,更为她绘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这次大赛谢佳澄获得了金奖,做父母的自然感到很自豪,但他们更看重的是佳澄始终保持着对画画儿的那种毫无功利心的热爱,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是走不远的”。而对谢佳澄自己来说,学习中国画是一件由喜欢而引发的很自然的事情。韩老师对谢佳澄每天画画儿和练字的任务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必须练多少刀纸,练不完不准休息。小佳澄很诚实,也极其认真,从不偷懒。
“毕竟她还是个孩子,也有受不了的时候。”谢佳澄的妈妈娓娓道来,“佳澄刚上初一的时候,有一天晚饭后,韩老师让她临摹《洞庭渔隐图》,这幅画看似简单,实则墨色浓淡、层次关系复杂,非常难,画到半截儿她就画不下去了。一开始她还强忍着,撑到韩老师前脚刚离开,她的眼泪立马涌了出来,搂着我的脖子放声大哭,哭得一塌糊涂,感觉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样。不过她也就哭过那一次。”纵使在学画的道路上遇到过种种困难,甚至哭过,但谢佳澄却从未想过放弃。她说:“我的心里埋着一颗画的种子,我想让它生根、发芽、开花……”也正是她的这种执着与坚持,才让她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小荷初绽
跟谢佳澄相处是一件轻松舒服的事,她很放松,不急不躁的,少有同龄人的欢脱,略带婴儿肥的脸上始终漾着淡淡的笑意,在她轻声说话时,这笑意又像一首俏皮的诗。可据她自己说,小时候的她可是个话痨,小嘴叭叭的,一会儿都闲不住。她的好朋友把她比作一只很灵动的小鹿,明朗活泼,沉静起来又相当专注。
在此次大赛之前,2018年11月,济南第五中学为迎接125周年校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就包括专门为谢佳澄举办的个人画展。布展完成后,统一装裱的画作整齐排开,挂满了教学楼走廊上的两面墙。班里的同学一窝蜂地跑去看,谢佳澄也挤在人群里,偷偷地乐。此次比赛落下帷幕后,谢佳澄爸爸带着她专程登门感谢韩老师。韩老师简短有力地告诫她说:“获奖只代表过去!”谢佳澄谨记韩老师的教诲,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舞台”上,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每个周末仍像从前那样去大明湖畔写生。她在鹊华桥旁的湖岸边凝神望着,思索着,取舍着,最终下笔,用熟悉的笔墨和用心经营的构图,投入地完成一幅全新的作品。湖畔上人来人往,有驻足围观的,有欣赏点评的,有说笑路过的,谢佳澄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丝毫不受影响。多年来接受的美育让她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为她的内心注入了从容自在的力量感。
歌者用歌声来感染听众,舞者用肢体动作来传情达意,线条和笔墨就是谢佳澄的表达方式。她用线条描绘,用墨色渲染,用心去感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她的笔下有秀丽美景,有她对自我的探寻,也有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真善美的理解。谢佳澄,就是这样一个身处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却向往着无限大格局的少年。
(通讯员 王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