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Colorful campus

在多彩实践中体验劳动之美 ——乳山市大孤山镇中心学校劳动技术教育课精彩纷呈

发布日期 : 2023-02-14 点击次数 : 242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通讯员  高朝霞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乳山市大孤山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延伸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同学们在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之美。

田间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挖穴、播种、覆土、浇水……这样一幅火热的耕种场景,不是出现在田间,而是在大孤山镇中心学校的校园里;参加劳动的不是农民,而是昂扬向上的中学生。在学校开辟的7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一堂劳动实践课正在开展。同学们在每周两节的劳动技术教育课中累并快乐着。

“每周两小时的劳动课,我们学着栽地瓜、种芋头、播种花生、点菜种,看着株株小苗慢慢长大,那种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通过劳动,我深深体会到父母劳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愿所有人能够行动起来,珍惜每一粒粮食。初三(2)班的姜如意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天,农业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劳动实践基地,开始了繁忙的秋收活动。大家撸起袖子一起动手,有的扯地瓜蔓,有的刨地,有的挖芋头……看着一个个地瓜、一团团芋头摆放成小山堆儿,同学们开心不已。

初三(1)班的胡宇辰同学抢着说:“在劳动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还感受到春华秋实的喜悦,更深深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希望学校能多开设这样的课程,将来我也要成为像袁隆平爷爷那样的人!”

巧手面食酿造生活的甜美

“这些面食太精致了!惟妙惟肖,是可以吃的中国画。”“我捏的这个小兔子要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哈哈!巧手捏出幸福年!”花样面食课上,同学们欣喜不已地赞赏着他们的面食作品。针对部分同学在食堂就餐时出现的浪费现象,学校将每周的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课调整为花样面食课,由劳动技能老师教同学们制作胶东面食,从简单的发面做馒头,到复杂的捏制小猪、刺猬、兔子等花样面食,为期两个月,成为同学们最喜欢的劳动课。

课堂上,同学们一边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一边拿着面团在手中不停地揉、搓、捏、剪、压。大家有的擀面,有的设计花样,有的进行造型装扮,在欢声笑语中发挥创意,生成了充满生机的花朵、兔子、小猪、小鸡……精致的面食给同学们带来了无限乐趣。当一个个香喷喷的花样创意小馒头出炉时,同学们抢着品尝各自的劳动成果,伴着诱人的香味,大饱口福。

“以前我可挑食了,尤其是在学校餐厅,遇到不爱吃的饭菜总是偷偷倒掉。通过参加花样面食课我才知道,想吃上可口的饭菜太不容易了。想想妈妈变着花样为我准备一日三餐,真是太辛苦了,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初二(2)班的李玥瑶同学动情地说。

变废为宝点燃创造的热情

“铜滓堪修古器色,旧绢可点新妆颜。废纸、饮料瓶子、废易拉罐、废旧衣物等,经过同学们的巧手改造,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宝贝,旧貌换新颜。春季学期,学校借着乳山市教体局举办的变废为宝,巧手创佳作创意制作大赛的东风,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以动手制作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比赛,为擅长手工艺制作和科学发明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手工组也应运而生。

这是一批热爱幻想、热爱创作、热爱科学的同学,我体验、我实践、我创造、我快乐是他们的活动口号。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隋欣怡同学的《简易纸抽盒》、丁璨同学的《塑料瓶子的妙用》、王洁同学的《魔术之花》等作品在乳山市创意制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环保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快乐。同时,我也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提供这样的舞台,让我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王洁同学深情地诉说着她的获奖感言。

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中,同学们知道了每一口菜、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同学们从中真正体验到了劳动的美丽和快乐,赋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