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 壮士在我心
发布日期 : 2024-06-12
点击次数 : 401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我认识了荆轲。近日重读,我的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人,为人慷慨侠义,以刺杀秦始皇嬴政而闻名。最初,荆轲只是一名普通的剑客,喜爱读书和击剑,不愿和别人发生冲突,所以没有人理解和赏识他。后来,荆轲到燕国遇见了田光,被他推荐给太子,然后被派去刺杀秦王,但最终失败,被秦王和侍从夏无且合力杀死。
临行时,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悲壮的离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死别,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易水渡口,他的脚步如此铿锵有力。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豁达,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责任和担当,奏响了一首生命的绝唱!那个决绝的背影,在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尽管荆轲最后行刺的意图被秦王识破,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依旧尽全力完成他作为一个刺客的使命,并且至死也没有投降。在被夏无且重创后,他明知自己已经失败,走到了生命尽头,竟然还“倚柱而笑”,多么豪迈的笑容啊!想必这个笑容也应该是他对自己这一生的交代吧。
歌曲《荆轲》被归为英雄的悲歌,但我认为这不是悲歌而是壮歌,是勇敢无畏的豪迈,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义胆忠心,是无可比拟的豪义。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 李可欣 指导教师 李新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