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读《三国演义》, 评诸葛的“智”与“忠”

发布日期 : 2025-08-26 点击次数 : 1038 来源 : □ 汶上县南站中学 冯绪昌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往事越千年,“卧龙”美名传。“卧龙”者,南阳诸葛亮也。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小说中的诸葛亮深受读者喜爱,因为他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忠臣的楷模。
      赞诸葛之智
      诸葛亮有大智慧。
      诸葛亮善发现。
      他发现:“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不可与争锋。”
      他发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他发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他看好刘备,并向其提出建议:“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他高瞻远瞩,胸中有丘壑:“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是上智之人,善于分析形势,擅长击中要害,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战略家,一位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
      诸葛亮亦有“小聪明”。
      诸葛亮善“借”。
      他向天“借东风”,让周瑜心生嫉妒;他向对手“草船借箭”,让曹操恨之入骨;他向盟友“借荆州”,让孙刘友好如初。
      诸葛亮善“烧”。
      他火烧博望坡,让曹军心有余悸;他火烧新野,让关羽、张飞心悦诚服;他火烧赤壁,让曹操“血本无归”;他火烧藤甲兵,让蛮兵闻风丧胆;他火烧上方谷,让司马懿惊魂未定。
      诸葛亮善发明。
      在小说中,诸葛亮较有名气的发明当数八阵图和木牛流马。八阵图是诸葛亮利用蜀地地形结合古代兵法研制的一种军事防守阵法,从阵外看,它普通至极,易诱敌深入;而它的内部却阵阵相扣、变化无穷,让入阵者有去无回。木牛流马是一种运输工具,操作便捷,高效实用,特别适用军队物资运输,能有效加强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
      诸葛亮戎马一生,既有大智慧,又有“小聪明”。他知天文晓地理,上能“呼风唤雨”,下能“飞沙走石”。千百年来,诸葛亮超凡的智慧广为流传。
      扬诸葛之忠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出生在齐鲁大地,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秉持“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积极践行儒家忠义道德。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天子皇叔,“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他的三次造访拜谒,辞情诚恳,打动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眼中,刘备是理想的明主,既给予他施展治世才能的机会,又托孤于他,这是何等的信任!遇如此之明主,诸葛亮有何理由不效力蜀汉帝王家呢?
      诸葛亮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他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心做贤相良臣,没有黄袍加身的野心。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不尽如人意,但其忠心可嘉。
      东吴大将陆逊年少气狂,曾身陷八阵图不得脱,如果不是偶遇黄承彦得以脱困,大概率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黄承彦者,孔明之岳父也。“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亮精心设计,将司马懿父子诱入上方谷,欲以火灭之。即将被大火吞噬的司马懿父子却被一场大雨所救。这场雨似乎是天意所为,诸葛亮也只能含泪叹息:“天不佑蜀!”
      在五丈原,病危的诸葛亮欲用七星灯续命二十年。大功将成之际,魏延入军帐携疾风灭了七星灯火,诸葛亮续命失败。他并没有降罪魏延,因为他知道自己寿数将尽。
      即便遭遇了重重挫折,诸葛亮伐魏的脚步仍不停息。为刘备为蜀汉,诸葛亮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楷模,他将名垂千古!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楷模,是良相的典范……评蜀相诸葛,千言万语道不尽,他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好一个“卧龙”诸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