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苑

Campus art show

校园文创 创艺青春 ——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文创实践活动掠影

日期 : 2024-11-05 点击次数 : 55 作者 : 通讯员 韩志昊 学校(单位) : 济南实验高级中学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文创,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词汇,也是当下一个高频热词。如今它也走进了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自2021年建校以来,济南实验高级中学便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一所让十六七岁孩子喜欢的学校。”在这个目标引领下,“守正出新”的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近日,学校响应同学们呼声,就当代青少年有着浓厚兴趣的文创主题,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创设计活动。

学校举办这次文创活动,旨在通过收集素材、设计制作、展示交流等系列环节,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文创的魅力。并在“项目探究式”的文创活动中,充分发挥每名同学个体学习自主性。同时,这次文创设计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交流平台。

随着学校首届文创活动的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美术教研组的老师们迅速行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创讨论大会,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表各自的见解和创意。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虽然有些设计想法尚显稚嫩,却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将想法转化为现实,老师们前往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创展区,汲取灵感、积累经验,并在网络上广泛搜集文创领域的学术期刊,为接下来的指导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之后如火如荼的创意设计的日子里,老师们将所学所得巧妙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们深入挖掘文创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意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的创意如繁星点点,逐渐汇聚成了一件件构思巧妙的文创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意才华,也反映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审美的大胆追求。

难能可贵的是,当设计创意大方向逐渐明朗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放手”策略下,开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文创设计实践。他们没有了开始时的拘谨和迷茫,凭借着自主学习得来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自信地画起了各自的文创设计图纸。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文创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并充分与校园文化融合,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

薛瑞同学在回顾自己的文创作品创作过程时说到:“我在创作设计作品的时候,学会了将艺术创作与校园文化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周历表时,我不仅在想素材的选择,更是在思考如何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六艺楼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展现出同学们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这一过程也让我意识到了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借用技巧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文创艺术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童鹤和李望舒同学在文创设计理念上,一名是“理想主义者”,一名是“现实主义者”,两人在技能特长上也是互为补充。王童鹤同学激动地讲道:“在这次文创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并不仅仅是文创设计的实践理念,更是李望舒这个最佳拍档!我总是有源源不断、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过自己一个人的空想很难实现。但是李望舒同学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实干家,她总是可以用她精湛的板绘技术,将我那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变成一幅幅实稿。”李望舒同学也钦佩地说:“虽然王童鹤画的草稿有些糙,但我真的很佩服她的想象力,她总是对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件有着敏锐的情感共鸣。光六合亭的文创设计想法,她就提了十几种方案出来。和她搭档让人完全不用担心创意源泉枯竭。她是个让人激情澎湃的好搭档!”

李馨怡同学也深有感悟地说:“我的设计也许没有其他同学那般技艺高超,但是饱含思念。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和回忆。创作过程中我参考了校园里的喷泉、孔子像、梦想塔……我始终认为,优秀的文创作品应该具备这样的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内核。”张祎佳同学则开心地说道:“当稿子完成的那一刻,我很开心。我独立设计完成了一款校园文化衫,同学们看到我的设计后都很期待地说,如果量产了一定要买一件来穿。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令人舒畅。”

这次学校文创活动的成功举办,美术组教师利用文创项目探究式的教学实践,在美术鉴赏教学课程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这次校园文创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选题、概括、技术学习、问卷式的市场调查摸排等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探索的快乐,并且设计出了出人意料的优秀文创作品,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育实践活动!今后,学校师生将再接再厉,争取将更多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转化成对学校和社会更具实用价值的劳动技能,为培养和提高每名学子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不懈努力。

《光栅小扇子》设计方案   高二(21)班 李望舒  王童鹤


《周历、立牌》设计方案   高二(11)班   薛瑞 


《文化衫》设计方案   高二( 11)班   张祎佳


《校园风光卡套》设计方案   高二( 21)班   闫思睿 


《校园名胜冰箱贴》设计方案    高二(21)班   李馨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