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Colorful campus

播种爱心 阳光普照——济宁市兖州区第十八中学牵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 : 2020-01-14 点击次数 : 1267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这样表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而留守儿童更是需要特别呵护与关怀的花朵。济宁市兖州区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兖州十八中”)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用星星火炬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的人生增添一抹抹缤纷色彩



 

走进被遗忘角落,还花朵一片芬芳

 

兖州十八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扎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把“留守学生”教育纳入到学校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学校对原有的“追梦”志愿队进行了整合,扩充了它的职能范围,特别增加了“牵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追梦”志愿队的成员,一直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队伍整合后,志愿队成员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志愿队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如志愿队成员指导留守学生每月读一本好书以陶冶情操;每逢传统节日时,他们指导留守学生给远在他乡务工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留守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对留守学生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分组制订帮扶计划,明确帮扶任务,定期检查帮扶效果。


学校的“追梦”志愿队在政教处主任郭加强、团委书记周凯的带领下,努力消除留守学生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他们的心灵播撒一片阳光。每一名志愿队的成员都成了爱的传递者、爱的践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让留守儿童时刻记住:角落里的花朵一样芬芳!

 

走出自卑泥淖,还心灵一片蓝天

 

小羽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小羽母亲一人身上。因此,小羽的母亲不得不远赴外地打工,仅在春节时回家住几天,平时小羽只能靠姑姑照料。从小缺少父母疼爱的小羽非常自卑,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不愿过集体生活,看起来总是一副郁郁寡欢,无精打采的样子。“追梦”志愿队的成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对小羽展开了帮助。


志愿队的成员们主动和小羽聊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耐心倾听她的讲述。一开始,由于害羞和自卑,小羽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眼神飘忽,不敢直言,队员们及时给予她鼓励。班级举行活动时,队员们不仅主动邀请小羽参加适合她的节目,而且在进行分组比赛时,志愿队成员、班主任陈老师总是把小羽分配在实力最强的小组中,让她经常处在胜利的喜悦中,淡化她的自卑感。渐渐地,小羽变得越来越自信。她说:“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爱,让我尽情享受甘甜的雨露、明媚的阳光,彻底改变了自己孤僻、自卑的性格。我再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一名留守儿童而感到自卑了。”


看到小羽性格上的变化,小羽的母亲紧紧抓住志愿队成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小羽在你们的帮助下变得自信开朗了。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谢谢大家!”语无伦次的母亲让志愿队的成员看到了她对孩子的爱,也让大家嗅到了幸福的味道。


一名参与帮助小羽的志愿队队员说:“这次对小羽的关爱行动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了温暖的印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们的爱心行动中得到弘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会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让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扎根心底。”


“追梦”志愿队就像一个持续发酵的酒窖,它所孕育的热量将为留守儿童带来心灵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信心。像小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那笔者就再说说另一个感人的故事吧。


小哲三岁时,父母离异,小哲的父亲常年在广东打工,只有他和奶奶相依为命。70多岁的奶奶除了照顾小哲外,还种植了近10亩的小麦。每逢小麦成熟时,帮助奶奶收割小麦成了小哲放学后的主要工作。小哲每天都要到农田里忙活,常常累得汗流浃背。


“追梦”志愿队听说了小哲的故事后,主动来到他的家中进行探望,并给他带来了一些学习用品。班主任张老师抓住小哲自理能力很强这一闪光点,让他担任劳动委员。课下,张老师经常和小哲促膝谈心,为他进行学习辅导,渐渐地小哲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当“追梦”志愿队再次来到小哲家时,小哲奶奶感激地说道:“感谢你们呦!俺小哲是个可怜的孩子,要不是遇到你们这些好老师、好同学,俺小哲还不知会变成啥样哩!看看现在,这孩子知道学习了,也变得懂事了。”听了奶奶的话,活泼开朗的小哲竟然脸红了。小哲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我一定要自信自强,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一名“追梦”志愿队队员说:“我们对留守同学的守护,是从心灵上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懂得自立自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不要感到孤单寂寞。留守儿童的心灵一般都比较脆弱,作为志愿队成员,我们应该用心去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因为爱是温暖的春风,有了爱,坚冰也会化为涓涓细流。”

 

筑就成才台阶,还天际一片辽阔

 

“追梦”志愿队一直在路上,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队员们除了及时做到关爱留守儿童以外,还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每参与一次活动,队员们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志愿意识就变得更加坚定。


“追梦”志愿队的学生成员们服务于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校内工作主要是和学生会配合抓好各个层面(学校、级部、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重点监督全体学生的纪律、卫生、早读、餐前读、就餐排队、餐前感恩词诵读、课间操及晚自习情况等常规活动。这些成员身上的红马甲,是一种身份象征,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追梦”志愿队的教师成员在济宁地区开展的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他们不惧烈日酷暑入村入户,和家长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志愿队的教师成员更关注留守儿童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和其父母取得直接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提出好的建议。


今后,“追梦”志愿队将进一步协助学校抓好第二课堂建设,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干渴的灵魂,让爱心之花在学校中处处绽放。我们坚信,在“追梦”志愿队的努力下,兖州十八中通往未来的道路会更加宽广,明天会更加美好!

(通讯员 张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