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科”种子,厚植精彩未来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科技社团硕果满园
本报记者 高瑞睿 通讯员 李云涛/摄影报道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岱岳实验中学”)是泰山脚下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科技社团是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在科学教师带领指导下的一批具有共同志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自愿组成的科技兴趣团体。
科学是一粒种子,孕育了孩子们的科技之梦;科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壮志九霄云外 目标星辰大海
岱岳实验中学致力于打造“课程体系、硬件套装、空间打造、软件平台、激励政策以及赛事活动”六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发展模式,借助创意编程平台、计算思维平台、3D虚拟仿真平台满足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还利用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适应能力。科学讲座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科技研学、科普知识竞赛、太空种子种植等校内活动,让科普浸润童心,用创新筑梦成长。”人工智能社团负责人张云丽老师说。
岱岳实验中学科技社团起点高、目标远、立意高,不仅立志讲好中国的航天故事,还要谱写出自己的科技新篇。
这里脑洞大开 这里汇聚精彩
“我和我的小伙伴参加了2023年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获得了全国赛的一等奖。”社团成员李俊儇兴奋地说。在人工智能社团,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编程知识,还收获了荣誉和友谊。
在社团的日常活动中,老师指导同学们利用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创作。由参加过各级比赛的老学员指导新选手制作比赛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进行程序、传感器和基础知识的讲解,经过4-6周的磨炼,新选手都能够制作出自己理想的作品。社团成员还经常走出校园到航天基地、社区公园进行信息搜集。平时,科技社团通过模拟比赛,着力加强队友之间的磨合,提升队员之间的信任度,默契的配合让选手在赛场上如鱼得水。
种子来自太空 收获震惊全校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种子的培育技术越来越成熟。学校科技社团将科技育种同劳动教育相结合,专门开辟了太空种植实验基地,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太空种子”种植,亲历种植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学校还邀请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给同学们作科普报告,让大家从理论知识开始接触,再到实验基地选种、育种,将理论化作实践,用汗水滴灌果实。
亓子源同学对南瓜种子十分感兴趣。他同几名同学利用劳动课程和课余时间,选种、培育、移植、架藤、吊果……采光时间的计算、温度湿度的测定、土壤施肥的控制等困难被一一克服,最终,收获一个重约15公斤的巨型南瓜,震惊了整个学校。
2023年5月,学校科技社团接到了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的通知。社团六名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调试,不断优化配合,提高竞技水平。在临近比赛时,有一组的主控器和电池出现问题,老师当机立断进行了维护和更换,社团小组准备了两套遥控模块和遥控器,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赛后,无人驾驶组的刘润东同学对老师说:“我们的控制和程序都是满分,唯一失分的就是车辆外观装饰,还有答辩,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要不断巩固基础知识。”
科技之光,和美同行。这些可爱的00后10后,他们的理想,也正从脚下的沃土萌发,渐成参天之势。
与大南瓜合影
小组研讨
认真研究
航天创新
观察肥料情况
比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