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鲁迅的呐喊

发布日期 : 2022-09-05 点击次数 : 1149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尽管那个时代已离我们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仍然很沉重。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被迫害者的形象。这个可怜人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通过对狂人自述式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令人不寒而栗。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

《孔乙已》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封建社会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最后在世人的嘲笑声中悲惨死去。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还呢?满含讽刺的故事,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味。

大家对《阿Q正传》再熟悉不过了。文章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阿Q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到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以他被枪毙而告终,他的死也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当时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扭曲人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小说,有思想,耐人寻味,无形中为后人铸就了一座人格的丰碑。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汲取精神力量去追求光明和真理,哪怕要经历千夫所指的艰难。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