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这就是答案

发布日期 : 2024-05-10 点击次数 : 132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李春暖


日色收尽,夜幕刚刚降临,对门的小伙子就敲开了我家的门。

“阿姨,您家如果有可回收的东西,麻烦不要直接扔掉,请放到我家车库,我平时不上锁,可以吗?”

底楼的车库,每家一个,有的人家上锁,有的人家不上锁。

出于好奇,我拿着一袋废旧书刊,打开对门小伙家的车库。里面摆放的东西很多,却整整齐齐。靠窗处有两个三层的铁架子,上面分别贴了标签,标明放置废旧物品的具体位置。 塑料瓶一层、旧书报一层、硬板纸一层、旧衣物一层、旧玩具一层、其他物品一层,井然有序。找准位置,我放上自家的东西,轻轻带上门出去。几天后,我去对门年轻小伙子家的车库里放啤酒罐,打开门,格局不变,只是架子上的东西少了,先前的东西已经拿走,换上了新的东西。大概一个月后,对门小伙子又一次来到我家。他专门带着一盒饼干和一袋青枣,来答谢我,对我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他的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唯一能使母亲快乐的事情,就是去卖废旧物品。小区里,有人每周来收购废品,听到小喇叭的吆喝声,母亲就要去卖,不管卖什么东西,更不管卖多少钱,只要看着自己的东西卖掉,就十分开心。家里没有东西可卖,又想让母亲快乐,于是,他只好想了这种办法。小伙子有点尴尬地朝我微笑。他说,十分理解母亲生病后的痴迷,母亲从不浪费,以前也教育他们,要节俭。

原来如此。对门的小伙子,感动着我,感动着楼道里的每一位邻居,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对母亲的理解与孝敬。

《论语》里有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打心里理解父母的所作所为,以行动支持,常以微笑面对,这就是简单、朴素又动人的答案。

                                                             (选自《扬子晚报》,2021113B3版,有删改)

赏析:

孝顺父母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孝顺呢?难道只是让他们丰衣足食吗?显然这是不够的。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我们还应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比如对于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不横加干涉,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理解和支持等。本文中的母亲虽然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但仍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卖废品;小伙子为了满足母亲,想尽各种办法,为我们做出了孝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