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Reading room

书香一缕伴终生

发布日期 : 2020-06-02 点击次数 : 616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分享:

对我来说,这一生中接触最多、结缘最深的恐怕就是书了。读书、教书,甚至编书和写作,成了我此生不“二”的工作和最惬意的事。


记得2004年的秋天,我在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边走边唱》的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很庆幸我在走出了校园之后,又复归校园……”是的,自20岁那年考入昌潍师专,我就注定了以后会有两个一成不变的身份: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师。这两个身份是那么密切相连,不可分隔。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和学生本来就是相通的:作为教师,在教书之余,我也得不断地读书和学习,这时候,自己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生啊。


我之所以说自己所拥有的这两个身份,主要是为了说明它们都与书有关。因此,对我来说,此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书。书成了我的知心朋友。而且,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印在脑海、刻在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与书有关的往事和记忆……

 

最美的珍藏


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珍藏,至今从未示人。


这是一本简装的《三国演义》,字体很小,但印制精美。扉页上是用钢笔写的宋代著名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句子:“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个女孩子的笔迹,干净而秀气。


写字和赠书的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最欣赏的女孩。她个子不高,面目清秀,身体非常瘦弱,给人一种小鸟依人般的感觉。


那时,大家刚刚升入大学,生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所以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就多起来。想不起是从哪个学期开始,班里兴起开展男女生宿舍联谊活动。巧的是,我所在的宿舍与她的宿舍正好结成了对子。我至今还记得她当时那活泼可爱的模样。她喜欢读书,特别喜欢读诗。虽然普通话并不怎么标准,然而对我来说,她读诗的声音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联谊会开得多了,大家也就愈加熟悉了。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心地善良,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当时,我担任班里六组小组长,每逢值日都要带头打扫卫生,而她经常过来帮忙,擦玻璃啦,扫地啦,统统都干。


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读书。师专生活比较轻松,只要自己喜欢,便可以随意到图书阅览室借阅图书或报刊。不用说,这也是我和她常常光顾的地方。当然,我们仅仅是同学,自然是她去她的,我去我的。我们坐的地方有时相隔很远,有时近些。无论远近,只要她在,我就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正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真的,我非常庆幸有她这样一位喜欢读书的同学和朋友。


时光就这么慢慢地流走,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节,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要分别的时候,我送给她一个小小的音乐盒,她送了这部让我视为珍宝的《三国演义》。虽然我不知道她送我这本书时的感想和心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要告诉我的是,以后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不断地读书、读书、读书。

 

亮丽的青春


我非常珍视这本《三国演义》,由此也更加喜欢读书。1992年,当我毕业回家被分配到五莲县一所乡镇中学教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此生是永远离不开校园了。读书和教书将成为我终生的工作。


我的青春也正是在校园的读书和教书生涯中度过的。走上讲台之后,除了上课、备课,我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阅览室,或者借阅图书,或者读读杂志。读的书多了,就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和愿望。于是,我开始“爬格子”,开始向报刊投稿。


也许是应了“天道酬勤”的古训,不多久,我写的稿件相继被《德育报》《山东教育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在那几年里,我总共发表教学论文50多篇,文学作品200余篇,推荐学生作文30多篇。1998年,我还被一份刊物表彰为优秀作者。


在写作和投稿的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不少德艺双馨的作家和编辑。我不知道别人在发表文字时的感受如何,我的内心是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的。我觉得,选择读书和写作对我来说是那么幸运和幸福。

 

幸福的人生


发表文章多了,也就小有名气。从1997年开始,我被乡党委抽调担任了通讯员。从事新的工作,读书和学习仍是第一要务。我边读边学边干,很快适应了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年都阅读大量图书,也发表了大量新闻稿件。


以后的日子,我越发离不开书了,也更加酷爱读书和写作。有很多单位让我帮忙写稿,尽管这增加了我的工作量,然而,能够为宣传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乐此不疲。


近些年来,我们全社会越来越重视阅读。每年,各地都会举办一系列旨在推进全民读书的活动,致力于建设书香中国,这实在是我们的幸事。


我很庆幸出生于现在,很庆幸成长于中国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虽然在读书和写作上,我永远都是小学生,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因为读书和写作,我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幸福。


人生一世,有一缕书香相伴,足矣!

(何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