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需要处 皆是我故乡 ——纪录片《青春兵团》赏析
新疆在很多人眼里是神秘的,那里有古代丝绸之路、楼兰古国,也有雄伟的天山和浓郁的异域风情。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荒凉曾是深深的地域印迹:工业落后,没有铁路,没有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但如今的新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棉果增产增收,天山脚下铺展开绿色生态新画卷,“阿勒泰”已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是新疆人民勤劳奋进的结果,更离不开兵团人扎根沙漠垦荒戍边的贡献。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纪录片《青春兵团》,该片以凡人小事为切入点,分为《“西北之北”见初心》《“死亡之海”筑路人》《昆仑山上“姐妹花”》《戈壁“洋”倌》《那拉提草原上的“铁书记”》《屡败屡战的王志强》六集,每集聚焦一个人物故事,全方位展示了扎根新疆、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寻常人物。
王家伟是第一集《“西北之北”见初心》中的主人公,他是201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一八五团条件特别艰苦,春天的大风、夏天的蚊虫、冬天的极端低温,使得最终留下来的大学生寥寥无几。王家伟一留就是十几年。为了干好工作,他不仅耽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连山东老家的老父亲几次召唤他回家干事创业都没有答应。王家伟安慰父亲的理由简单又直白: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死亡之海”筑路人》讲述了在白天气温高达70多摄氏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工作的筑路人的故事。这里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这样的地方平沙筑路难度极大,28岁的王晓元却和一帮筑路人一起,挑战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缺水,手机没有信号,放眼望去,全是茫茫沙海,沙尘暴来的时候,有可能危及生命。是什么促使他坚持在筑路一线?他说:“我常用修建天山公路、中巴公路的前辈来激励自己,那时候,他们更艰苦。”
片中还讲述了众多年轻人建设边疆的故事。古再丽•艾依迪尔和姐姐古再丽努尔•阿布拉都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护理专业,因为工作需要,这对姐妹像雪莲一样扎根在了高原;沙拉古丽•加马白克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地方,担任连队书记,草原不仅是美不胜收的家乡,更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管理好牧区,她每天都在一线处理各种问题,因为工作作风顽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不知疲惫的“铁书记”。
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如何带动人民群众走好致富之路?王志强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西部建设志愿者。第一年,他帮着村民卖枣,村民挣了钱,自己却赔了钱;第二年,他养鸡创业,却一只都没有卖出去;第三年,他发现当地的土壤特别好,于是开始尝试着种红薯……“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见丰收,好多人来跟我一起干;有时候也会梦见地里一块红薯都没有……跑西部、跑新疆来干啥,就是为给当地创造另一种价值,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王志强的话揭示了这部历时一年跟踪拍摄的纪录片的内核,它不仅是一部展现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片子,更通过真实的人物和故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兵团人的奉献与艰辛,以及新生代组成的“青春兵团”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鼓励和启发更多年轻人响应祖国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写好建设新疆、逐梦未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