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星星之火 点亮新中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毛泽东同志这样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自此,近百年来,短短八个字始终贯穿中国的奋斗历程,在不同时代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彰显着生生不息、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
从成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路走来,华夏大地上星火点点,从未熄灭。“它们”蔓延成势,燃烧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熊熊烈火;“它们”打破黑暗,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途。无数的“星星之火”汇聚在一起,共同点亮“万家灯火”,铸就了如今闪耀的新中国。
央视特别推出一档23集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该片以“人”为主线,以讲好人民的故事为宗旨,通过选取各行各业、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事迹,串联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峥嵘岁月。这些人中,有人民艺术家,有科研工作者,有中外交流使者,也有倾情奉献的基层人物。作为历史见证者、时代参与者、发展推动者,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倾听、被记录、被传颂。
多元叙事凝聚爱国情怀。纪录片以温情为主基调,摒弃宏大叙事方式,致力于从多角度、小视角出发,挖掘耳熟能详的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第一集《致敬新中国》中,节目不仅呈现了曹火星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景和过程,也向观众讲述了“曹火星”名字的由来。怀着“星星之火燎遍中国大地”的坚定信仰,曹火星写下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歌曲,以文艺为武器,鼓舞热血青年参军报国。这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小故事,在经过影视化表达和叙述后,与观众产生紧密的链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中的“拳拳赤子心,浓浓爱国情”,也从侧面表达了歌曲能够被传唱至今的原因。
道德标杆彰显为民情怀。在大山里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燃灯者”张桂梅,一句“九死亦无悔”让人动容;历时36年在绝壁上为村民凿出“生命渠”的黄大发,用实干诠释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的精神;放弃高薪扎根深山的扶贫干部黄文秀,用生命谱写出了壮阔的青春之歌……节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平凡”,立足“不凡”,让观众从看得见的身边人、听得懂的身边事中获得情感共鸣,从而凝聚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过去到当下,从中华儿女到外籍友人,《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跨越时空、打破地域,把“满天星”聚成“一团火”,向后世、向世界全方位展现了新中国的脊梁与风骨。
如今的中国,英雄善举层出不穷,凡人微光处处闪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新时代里,仍有无数的中国人甘愿做“萤火虫”、当“火炬手”,在踔厉奋发中续写属于未来的光明篇章。
(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