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爱点心灯 让爱伴成长——读刘墉作品有感
从少年时期开始,我就喜欢刘墉的作品。可以说,他的作品陪伴我走过青春、迈入而立,从健壮的中年走向愈发温暖的古稀。在他娓娓道来的文字中,我看见他的儿子从求学到工作,看见他的女儿从出生到亭亭玉立。遥远国度里生活的他是我心灵的导师,他用作品奠定了我阅读的审美倾向,用文...04 2020.03 -
▪何为清欢
从出生来到这世界,我们便开始在一个叫生活的圈子里,被迫和一些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着生存斗争。有时,我们也难免会陷入一些是是非非中。因为,现实已不是对对错错,而是恩恩怨怨。现实是如此扰人耳目,我不断追问,何为清欢?...04 2020.03 -
▪名人读书趣事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嗜书成性,爱书成癖,为书痴狂。...18 2020.01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闹市中取心安——我的阅读故事
关于读书,我们可以堆叠一整篇的文字来修饰,去形容。但对于我,读书恰似沙漠里的汩汩清泉,滋润我干涸的思想,涤荡我稍显自我的灵魂,冲刷我人性中的粗鄙和丑陋。...18 2020.01 -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18 2020.01 -
▪信仰的力量——《风筝》读后感
《风筝》一书因同名电视剧的爆红,成为风靡一时的谍战类畅销书籍,故事的主人公郑耀先跌宕起伏的人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8 2020.01 -
▪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方法,我不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18 2020.01 -
▪写给女儿:两百年后的世界没有战争
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10 2020.01 -
▪屠格涅夫写太阳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十分推崇,他这样盛赞:“这是他拿手的,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动手……只要他写上两三笔,自然景物就发出芬芳的气息。”...10 2020.01 -
▪走进围城,走出围城
钱锺书先生在《围城》里,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及他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的描写刻画,以幽默的语言和毫不留情的讽刺手法,呈现出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印证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多重“围城”。...10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