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Colorful campus

春风化雨润心田 雷锋精神永流传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发布日期 : 2025-04-21 点击次数 : 52 来源 : 《山东教育报》(中学生)

通讯员  吴强


在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每天都活跃着一群“小雷锋”。他们总是无私地帮助身边同学,主动清理校园垃圾,热情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书,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走进养老院关爱老人……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同时,也在心灵的沃土上播撒着无私与奉献的种子。

聚焦初春三月,共绘学习雷锋“新画卷”

当三月的春风轻拂过校园,一股馨香的气息弥漫开来,那是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沃土中悄然生根发芽。在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精心策划并启动“践行雷锋精神,共筑文明新风,我为社会献爱心”学雷锋主题活动。同学们热情似火,积极参与,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深深滋养着心灵。

在晨光初照的国旗下,学校发出庄严而深情的学习雷锋倡议,字字句句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同学们年轻而渴望成长的心田;主题鲜明的班会课上,老师们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勾勒出雷锋同志那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悄然在同学们心间立下一座精神的丰碑。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那些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黑板报。同学们用一幅幅色彩斑斓、创意无限的画面,展现了雷锋生平的点点滴滴,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核心——无私与伟大。同学们驻足观赏,时而沉思,时而低语,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在雷锋主题班会上,班主任杨泽平老师通过讲述雷锋的生平事迹和感人故事,引导我们思考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我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积极参加清理校园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助人为乐也是在助己为乐。”2024(1)班的宋欣桐同学说。

聚焦行动赋能,实现雷锋精神“零距离”

有人说,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走”;也有人说,雷锋精神迈不出校园。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的同学们传承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更无围墙!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走出校园,参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爱心捐赠等。

2020年3月,学校设立了石榴花志愿服务队。该团队由一群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同学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但共同的目标是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石榴花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初中三年,我参加过很多次学雷锋活动,每一次都让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和社区里的志愿者一起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那天,我们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有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走进了那些老人的家里。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听到他们连声道谢,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还有一次,我跟随志愿服务队到学校周边道路清扫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在清扫过程中,我们不怕脏,不怕累,将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一次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心。”2022(5)班的党子晴同学说。

每年三月,石榴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心走进养老院,为孤寡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他们细心聆听老人们的故事,耐心陪伴他们聊天解闷儿,用纯真的笑容和温暖的拥抱,驱散老人们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尤为感人的是,小志愿者们还走进老年精神科病房,为那些正在精神康复的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志愿服务。同学们不仅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为他们梳头、剪指甲,还与老人们谈心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尊重与温暖。

“当我走进老年精神科病房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忐忑。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类特殊的老人,他们或是沉默寡言,或是言语混乱,眼神中透露出与这个世界某种程度的疏离。在活动中,有一位老奶奶紧紧拉着我的手,一遍遍讲述着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尽管讲了好几遍,但我依然耐心地倾听,因为我知道,对她而言,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释放。还有一位老爷爷,他总是重复问着同样的问题,我不厌其烦地回答,试图用温暖的话语安抚他内心的焦虑。在与这些老人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记忆里或许已经模糊了许多人和事,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的情感却始终如一。”2024(21)班的王紫涵同学说。

聚焦雷锋课堂,书写文明实践“大文章”

近年来,学校尝试将雷锋精神融入课堂,在校园内全面开设雷锋课堂,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雷锋课堂”实施方案,精细化构建和实施了“五步十环节”(“五步”是指每节课都有“自主学习、互助释疑、互助巩固、互助拓展,总结提高”五个教学步骤;“十环”是指每节课的每一步都分别设置“生生互助、师生互动”两个环节,五步即有十个环节)的高效课堂模式,实现了师与生的和谐互动、生与生的和谐互助、德与智的和谐互赢,以及教与育的和谐共生。

同学们在课堂上两两一组,一名同学扮演“师傅”,另一名同学则是“学友”。他们围坐在课桌旁,脸上洋溢着专注与热情。学习展示过程中,“师傅”们总是耐心地补充和解释,确保“学友”能够充分理解。而“学友”们也毫不怯场,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在雷锋课堂上,涌现出了一批批互助“小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在这种温馨、和谐的氯围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和成长,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雷锋课堂无疑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可能。”2024(23)班的班主任张妍老师说。

正如石榴花绚烂绽放,雷锋精神常在常新。同学们在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已然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勃勃生机与璀璨光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