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坚定的“望道者” ——电影《望道》观后感
一本书、一个人、一群人和一段历史,组成了电影《望道》。
一本书,即《共产党宣言》。电影围绕《共产党宣言》展开。《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20年8月,上海的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随后多次翻印,广为流传,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个人,即电影的主人公陈望道。电影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来龙去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陈望道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陈望道原名参一,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改名为“望道”,即探索、展望、寻找新的道德、法则和革命道路。1920年初,陈望道受邀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专注此事,他回到了故乡小山村,放着新宅不住,住进了破陋不堪的老屋。山区的早春夜晚,天气还很寒冷,冻得手足发麻。有一次,因过于专注和投入,陈望道误将墨水当做蘸粽子的红糖水,由此留下了“真理的味道很甜”的佳话。
恩格斯曾说过,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异常困难的。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文字非常优美、洗练,当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又极少。陈望道后来也说,他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全文翻译了出来。
电影中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共产党宣言》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第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陈望道考虑到其战斗檄文的作用,翻成“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为了寻找英语里Bourgeois和Proletarians准确的中文表达,陈望道揉成团的废纸堆满了地板,他最终在练武术时灵光一闪,推翻了日文版的“绅士、平民”以及普通的“富人、穷人”的译法,提出了最符合共产主义内涵的“有产者、无产者”。
一群人,组成了一段历史。20世纪20年代,是风云际会的年代,中国革命风起雨涌。就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件很具体的事情来说,陈望道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陈独秀南下上海,登报招聘、数轮面试,苦苦寻找《共产党宣言》最合适的翻译人选。《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是陈望道依据日文本并参考英文本来翻译的,日文本由戴季陶提供,英文本则由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出,并由陈独秀带到上海。
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电影《望道》以1920年为起点,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译本译者陈望道历经动荡变革,始终如其名“望道”一般,“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的一生。影片虽以《望道》为名,所表现的却不仅仅是陈望道一个人,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代的“众生相”,塑造了在那个风雨飘摇年代里的陈独秀、蔡慕晖、俞秀松、施存统、经亨颐、戴季陶等一大批坚守初心、坚信真理和坚定信仰的“望道者”。
(冯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