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洒在心上的月色
我读过的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荷塘月色》,仿佛在淡淡的月色下受用无边荷香的不是朱自清,而是我。...04 2021.08 -
▪欧阳修的“计字日诵”
北宋文豪欧阳修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自创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美其名曰“计字日诵”,顾名思义,读书前先统计书中的总字数,再平均分配到每天,作为每日读书的进度。...01 2021.06 -
▪书的妙处
读一本书,仿佛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从这扇窗里,你可以看到善良与阴险,正义与邪恶,聪明机智与愚昧无知。...20 2021.01 -
▪文学大师的写作怪癖
海明威是一位很勤奋的作家,他忠实贯彻了”文章不厌千遍改”的原则,每天写作之前,他会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03 2020.11 -
▪古人抄书的“学问”
印刷术是唐代中后期得以推广的,此前,文献典籍的保存与流通,几乎全靠手工抄写。古人抄书,是有讲究和“学问”的。...05 2020.07 -
▪遥远的绝响——解读《时代广场的蟋蟀》
《时代广场的蟋蟀》里有只叫作柴斯特的蟋蟀,那个音乐演奏的天才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留给纽约市民的呦呦鸣声却萦绕耳畔,如空谷足音,三日不绝。那是绕梁之绝音,更是警人之妙语。...05 2020.07 -
▪“人面桃花”与颜值无关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他的阅读方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喜欢读书,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而重在整体感悟。...05 2020.07 -
▪读书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我的读书心得
我认为,读书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开卷有益,只要是健康的读物,只要去读,就会有收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如同食物,同样的食物不同的人品尝,口味不同,评价不一,吸收的养分也不一样。读书也是这样,读书的收获是最公平的,你越用心收获越大,读书是读者对作品的重新塑造...05 2020.07 -
▪“楷模”原是两种树?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他的阅读方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喜欢读书,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而重在整体感悟。...02 2020.06 -
▪书香一缕伴终生
对我来说,这一生中接触最多、结缘最深的恐怕就是书了。读书、教书,甚至编书和写作,成了我此生不“二”的工作和最惬意的事。...02 2020.06